9月9日,在厦门举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长沙获评“中国投资热点城市”。 (本文图片均由张福芳 摄)
“投洽会”上的长沙城市形象馆。
张福芳 汪宏桥 戴晓宇
9月9日,在厦门举办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长沙再次获得“中国投资热点城市”殊荣,这是长沙第三次上榜。
这是长沙开放型经济发展结出的硕果。长沙用诚意擦亮金字招牌,接连获评“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中国十佳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吸引201家世界500强企业落子布局。
今年1至7月,长沙外商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6.3%。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140家,同比增长6.06%。
长沙,加速从“内陆腹地”向“开放高地”跨越。
培育“投资热土”,助力国际资本扎根星城
“在长沙,我们不是‘外来客’,而是‘自家人’——政府懂产业、重契约,这种默契让企业敢做‘百年规划’。”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举行的“对德招商”项目路演上,德勤中国相关负责人这句由衷感叹,引来全场阵阵掌声。
9月8日,来自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先进制造业企业代表,还与包括长沙经开区在内的中国重点产业园区代表面对面对接。
长沙是湖南对德合作的“主力军”。20年前,长沙先后与德国奥格斯堡市、新鲁滨市结为友好城市,建立经贸合作伙伴关系。此后,随着中欧班列、国际航线等快捷通道逐步完善,长沙与德国往来愈加密切,一大批德资企业扎根长沙。
其中,德国化学巨头巴斯夫与杉杉能源合资设立电池材料生产基地,博世长沙工厂被评为湖南首家“灯塔工厂”,大陆集团中国区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索恩格电动系统全球新能源研发中心、舍弗勒大中华区第二研发中心、博世电驱动力系统(中国)产业化研发中心等一批德资研发中心在长沙落户。
长沙高度重视对德招商工作,今年4月出台《2025年长沙市对德招商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对德招商工作机制;发布《长沙市深化对德合作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8条干货政策;启动建设湖南首个驻德招商平台,中欧协会在长沙挂牌成立,持续开展“德企长沙行”、举办德国中小企业总部集聚区招商推介会等。
长沙以一流营商环境、创新活力吸引外资持续投资。
日前,香港向裕集团宣布将其在宁乡水务集团2024年度的利润,直接用于宁乡市狮子山水厂建设项目,成为湖南省首单外商利润再投资税收抵免案例。
“利润再投资比新增投资更能反映外资信心。”长沙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以商招商”模式,将带动更多外资企业把利润留在长沙再投资,促进重点产业升级。
斯泰兰蒂斯长沙研发中心、玉湖冷链(长沙)交易中心全链服务中心启用,永旺梦乐城湘江新区项目、旺旺体验馆加快建设……“投资长沙”品牌吸引力越来越强。
提升服务,进出口贸易活力奔涌
今年5月,长沙市商务局专门发布2025年稳外贸十条措施,围绕拓展国际市场、扩大特色产品出口、支持重点产品进口等十大领域推出精准扶持政策。
在拓展国际市场方面,长沙实施“境内外展会双覆盖”策略,对企业参加进博会等知名展会给予支持。实施境外重点展会支持计划。对开展境外专利认证、商标注册的企业提供支持,助力工程机械、汽车等优势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长沙近200家企业参展,向全球采购商展示“先进制造”“品质家居”“美好生活”等众多长沙特色优质商品。
7月,“汇金通贸 共拓新局”长沙市外贸企业融资对接会滋润长沙外贸生态圈。7家湘企拿下光大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20.75亿元授信大礼包,政银企三方联手破解“出海”融资密码。
“有了这笔2.45亿元的融资授信,我们拓展海外市场更有信心,也为企业抢占外贸市场份额增添了强大动能。”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财务副总监朱立博说。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长沙顶压前行,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持续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1至7月,长沙进出口1627.3亿元,同比增长1.5%,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2.9%。
对非贸易持续升温,长沙成为“超级合伙人”
走进位于长沙雨花区的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琳琅满目的“非洲好物”,让人目不暇接。
该展馆坐落于湖南高桥大市场的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内,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被誉为“永不落幕的中非经贸博览会”。
自2019年中非经贸博览会落地以来,长沙对非贸易迈入发展快车道。
今年1至7月,长沙对非洲进出口184.4亿元,同比增长57.5%,占湖南省对非洲进出口总值的54.4%。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期间,长沙以38亿美元签约金额、62个签约项目的骄人成绩,向世界展示“智造之都”与非洲国家经贸合作的蓬勃生机。
咖啡产业是长沙重点关注的对非产业。长沙打通从非洲直采、国内加工、品牌孵化到产品销售全产业链环节,咖啡整体成本比市面同类产品低约30%。
长沙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力争到2027年,长沙咖啡进出口规模达30亿元,咖啡仓储、加工、消费及配套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咖啡产业集聚地。
近年来,长沙建立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破解贸易结算难题;建设运营中非经贸总部大厦、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来华留学生创业创新港等重点项目和平台,为中非创客搭建舞台;相继开通长沙—内罗毕、长沙—亚的斯亚贝巴客货运航线,为中非人文、经贸交流架起“空中走廊”;建立与尼日利亚、乌干达经贸合作对口机制,推动Buffalo、李氏集团等项目成功落户。
长沙,已成为对非贸易的“超级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