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江永县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与传统村落的开发保护工作置于重要位置,以顶层设计、绿色发展、传统风貌、党建引领为四大支点,通过传统建筑修复与基础设施提升等项目,在守护传统文化根脉的同时培育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与生态双重活力。
江永县从顶层设计破题,科学规划发展蓝图。结合各村寨地理特征、文化底蕴与产业现状,将保护发展纳入全县经济社会计划,编制《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规划》,出台《江永县历史文化名村及传统村落保护和建设管理办法》,在民居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坚持“一村一特色”,兼顾“乡村元素”原真性、“自然元素”和谐性与“现代元素”实用性。同时投入400余万元严控农村建房,完成18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为工作落地筑牢基础。
围绕绿色发展,江永县推动保护与产业深度融合,严守生态底线,依托“江永五香”(香柚、香芋、香姜、香米、香菇)产业优势,开发瑶山油茶等传统美食,培育体验农业、民俗旅游等新业态。各村寨因地制宜探索路径:勾蓝瑶寨以资源入股打造“瑶家乐”全产业链,形成“勾蓝瑶模式”;上甘棠村深挖历史文化,建设家学讲堂发展文旅;千家峒瑶族乡打造“瑶胞寻根”主题项目;刘家庄村建设“瑶家乐”集群,年接待游客45万人次,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
为留住传统风貌,江永县累计投入近3亿元用于古民居保护。该县立足“特”字做文章,将“三千文化”、女书文化等融入村落发展,实施历史建筑修复、垃圾污水治理、消防设施建设等项目。上甘棠村、勾蓝瑶村等完成文物维修与环境整治,千年古村上甘棠、勾蓝瑶寨还与潇贺古道古村串联,建成全省首条乡村马拉松半程专用赛道,既护好传统建筑,又改善村容村貌。
此外,江永县以“党建引领”为支点,不断夯实治理根基,为特色村寨与传统村落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江永县探索“党建+”工程,实施挂点示范与固本强基工程,建立县级领导挂点联系制度,通过选优村级带头人、选派大学生村官壮大人才队伍。勾蓝瑶村村两委利用扶贫资金,带领村民修缮盘王庙等古建筑,新建游客服务中心,推出“洗泥宴”等旅游产品;党员带头参与民宿经营与文化表演,推动古瑶寨近两年年均收入超100万元,激活内生发展活力。
截至目前,该县已成功创建2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个“湖南省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个“湖南省美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拥有25个中国传统村落、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及3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田海忠 何可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