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农货到“卖品牌” 中部农博会上推介忙-新华网
新华网 > 新闻 > 正文
2025 11/21 16:41:54
来源:新华网

从卖农货到“卖品牌” 中部农博会上推介忙

字体:

  新华网长沙11月21日电(记者常竣斐)“农产品品牌推广是本届展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的办展理念正由‘注重现场交易’转向‘以展示推介为主’。” 红星实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跃说。在近日结束的第二十六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上,各类区域公共品牌、农产品品牌成为线上线下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农业博览会把现场交易作为核心环节,而在本届中部农博会上,虽然现场交易依旧热闹,但多个场次的农产品品牌推介会更具“看点”——无论是地方干部还是企业人士都化身“品牌推荐官”,不遗余力地介绍当地的品牌。

  记者在现场看到,张家界桑植白茶专场推介会变成了沉浸式“剧场”。从开场舞《茶香情暖源桑植》,到“白茶三叠”沙画情景剧、民歌《桑植白茶甜心中》,观众们在表演中领略了桑植白茶的文化基因,也对区域公共品牌“桑植白茶”的产品特点与历史脉络有了更深入了解。

  桑植白茶专场推介会上,演员以舞蹈形式展示桑植白茶。新华社发,彭勇 摄

  岳阳市湘阴县则打起了农产品品牌“组合拳”,发布了全域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湘阴好物”。据悉,“湘阴好物”产品体系以樟树港辣椒、三塘藠头、鹤龙湖蟹虾等地理标志产品为核心,涵盖南湖干菜、石塘黄土萝卜等105款优质好物。

  “湘阴好物”中,外界最了解的莫过于樟树港辣椒这一品牌。在全国走红后,樟树港辣椒种植面积达1.21万亩,辣椒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截至今年10月全产业链产值达7.6亿元。现在,湘阴希望通过“湘阴好物”带动更多农产品品牌成为下一个“樟树港辣椒”。

  “湘阴好物”展台工作人员正在介绍樟树港辣椒。新华社记者常竣斐 摄

  湖南本土的农产品品牌想“走出去”,外来品牌则想借助中部农博会的平台“引进来”。吉林、天津、四川等16个省区市组团参展,带来了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本次参展不仅是产品展销,更是吉林农业品牌战略的重要一环,”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为推广“吉字号”农产品,吉林做出了诸多品牌创新。以吉林大米为例,吉林不仅率先以省域为名推出“吉林大米”公用品牌,还打造了“公用品牌+地理标志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四位一体品牌体系,梯次培育粮食品牌,实现了“政府搭平台、协会严把关、企业唱主角”。

  这是“吉字号”优质特色农产品专题推介会现场。新华社记者常竣斐 摄

  除了各地打造的区域公共品牌,创业者们也带来不少农业新品牌。在湖南省百芊集乡村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展位上,“李渔的螃蟹”大闸蟹礼盒十分醒目。据百芊集技术总监熊勇介绍,百芊集在2024年11月正式进入大闸蟹养殖销售领域,并推出了“李渔的螃蟹”这一品牌。

  熊勇说:“我们这次来参加农业博览会,想让更多人了解和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我们的品牌。”他透露,在“李渔的螃蟹”这一品牌的助力下,公司今年以来营收已超120万元。

【纠错】 【责任编辑:左栀子】